课程故事——奇妙的磁力
日期:2020-03-21 00:00:00  浏览量:269

一、缘起    

    小班的时候,班级里就有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一盒磁力片和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搭建。虽然小班孩子在搭建方面的经验还是比较有限的,但是我们发现孩子们更多的是对磁力片本身感兴趣,对于他们来说,摆弄磁力片就已经能获得游戏上的满足感,“摸、掉、扔”的现象,正是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游戏特点,是一种对磁力片自发的探索。进入中班,我们鼓励孩子们带来更多的磁力片,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更强了,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教育契机,一场关于奇妙的磁力探索之旅在本学期拉开了帷幕!

二、问题与发现

活动一:磁力片为什么可以吸在一起呢?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发现磁力片里藏着的“磁铁”。

2.通过猜测、尝试、讨论,寻找可以被磁力片吸住的物体。

3.乐意进行探索活动,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磁力片一筐。

2.磁力调查表一张。

 

教师分析:通过操作体验,孩子们验证了自己的猜测,还发现了更多可以被磁力片牢牢吸住的物品:奖杯、消防栓、护栏……,并且进一步发现了磁力片的小秘密,这些可以被吸住的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里面都含有“铁”元素!

活动二:磁力片的家在哪里呢?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磁力片图形的特征,为不同形状的磁力片描画标记。

2.根据图形标记,把不同形状的磁力片分类送回家。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分类能力。

活动准备:

1.透明收纳盒若干。

2.各种形状磁力片若干。

3.记号笔、白纸。

 

教师分析:中班孩子已经能迁移生活经验,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孩子们通过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找磁力片的形状,有的负责画磁力片,还有的负责核对磁力片的贴纸和形状是不是匹配,经过孩子们的努力,我们的磁力片都找到自己的家啦!

活动三:磁力片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呢?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形状的基础上,感知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2.观察2D组合图并能拼出简单造型。

3.能积极探索和创新,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

活动准备:

1.磁力片一筐。

2.范例图一张。

 

教师分析:对于中班孩子来说,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图形知识,但是对于图形之间的组合还需要动手操作才能理解,因此,我们在班级主题环境中创设了他们可以理解和掌握的2D图形组合形态,孩子们通过一开始的模仿,慢慢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和创作出了很多平面的创意组合。

活动四:磁力片怎样组合成立体的呢?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磁力片之间的提拉特性。

2.通过探索尝试用提拉的方法组合成立体造型。

3.愿意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磁力片若干。

 

教师分析:磁力片区别于其它益智类玩具,最大的秘密在于它的每一块磁力片四周都有磁力,可以相互间牢牢吸住。但是,要拼搭组合和立体图形,还需要掌握铺平、提拉的小技巧。

三、延伸游戏

科学区:我可以用磁力让小车动起来吗?

美工区:还能用各种磁力片创意组合画画呢!

生活区:磁力片躲到哪里去了呢?快来一起钓鱼找找喽!

 

四、绘本链接

磁铁的秘密都藏在绘本里啦,快来找一找吧!

 

五、课程感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偶发事件中的蕴含教育价值的内容,把握时机,适时指导。”

    磁力片游戏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到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因此我们围绕“磁力片”这一资源,通过班级主题环境的创设,区域材料的投放支持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和兴趣点,挖掘出其中更多的教育内容和价值,为儿童经验的提升,不断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支架。在这次持续的探索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究,在操作中学会发现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的经验和发展。这些仅仅是中班上学期孩子们与磁力片之间进行的研究和探索,而磁力片游戏其实还涵盖了数学、科学、艺术等多方面内容的融合,让我们跟随孩子们的脚步,期待他们更多的发现吧!